行在健康|上海健康医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专题报道(三)

作者:团委(2024-09-26)

“医路黔行”红医精神薪火传——培养基层人民健康守护者社会实践团队赴贵州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7月20日上午,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唐红梅,学工部副部长罗瑾琰,学工部副部长、校团委书记马志波率领“医路黔行”红医精神薪火传——培养基层人民健康守护者团队一行前往贵州省人民医院参与“擎旗奋进,共绘蓝图”贵州省卫生与健康委员会、上海健康医学院座谈会。贵州省卫健委团工委书记邓敏、委科技教育处一级主任科员赵鑫、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武飚、贵州省人民医院团委书记胡馗、贵州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李岚等出席本次会议。

会上,贵州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武飚对“医路黔行”实践团队老师和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到,贵州省人民医院始建于1947年,为省政府举办、省卫生健康委主管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干部保健、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也是贵州省首批获批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依托医院。近年来,贵州省人民医院积极推动全科医学发展,不仅提升了基层医疗的整体水平,还显著改善了偏远地区群众的就医条件。未来,随着全科医学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式有望为更多地区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助力实现全民健康目标。

我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唐红梅对贵州省人民医院的关心和支持表达由衷的感谢,她表示上海健康医学院是中国第一所以“健康”命名的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坚持“应用型、特色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秉承“医工结合、医养结合、医保结合”的发展方向,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院。学校紧紧抓住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这条主线,为基层培养留得住、用得好的紧缺人才。同时,由校团委牵头组织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发挥医学院校专业优势特长,主题紧密围绕学科专业,作为第一课堂的延伸,实践集体和个人近年来多次受到团中央、团市委和学校的各级表彰。此次座谈以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为背景,利用实践教学研修活动上好“大思政课”,积极发挥医学院校专业优势特长,主题紧密围绕学科专业,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国情相结合的一堂“大思政课”,真正做到学用相长、知行合一,期待未来两地在实习、教学和实践活动上开展更多合作。

随后,学工部副部长罗瑾琰介绍了我校的就业情况,她提到我校从 2007年起开始培养临床医学三年制专科(乡村医生),16年来共培养“新乡医”1932名,分布在本市9个郊区、117个卫生服务中心、223个卫生站点,填补了本市全科医生数量上的不足。在市委、市政府、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紧紧围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高水平医疗卫生应用型人才需求,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培养人民健康“守门人”,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技教育处赵鑫、贵州省疾控中心健教所副所长陈慧娟、贵州省人民医院发展与规划处处长张谦和贵州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李岚也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贵州省的基层公共卫生贵州省人民医院的工作模式和实践经验。

座谈会之后,实践团队于7月23日与24日分别前往了贵阳市云岩区市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贵阳市南明区国际生态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交流学习,实践团队为进一步提升附近居民们的生活质量,向他们介绍了营养标签、每日所需营养成分这些专业的膳食营养知识,并利用牙齿模型演示巴氏刷牙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老年人常见的口腔问题,提升居民们口腔和眼睛的保健意识。最后,针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团队成员向居民们演示了几种实用的急救包扎方式,和正确心肺复苏方法。马志波代表学校,分别与两家单位签约挂牌实践育人基地。未来学校将在人才培养、见习实习等方面发挥优势,依托社区医院的有利条件,使同学走出去回得来,服务家乡,加强慢病管理,将上海的安宁病房与当地的长者照护中心,中医食疗相融合,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安享晚年。

此次“医路黔行”红医精神薪火传——培养基层人民健康守护者团队的贵州之行,不仅是一次医学教育的延伸,更是一场“大思政课”在基层的生动演绎,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建设健康中国、健康贵州贡献力量。它将上海健康医学院与贵州省的医疗资源、教育理念、实践经验紧密相连,共同绘制了一幅医疗健康事业发展的新蓝图。通过实地考察、交流座谈、社区实践,项目团队不仅深入了解了贵州基层医疗的现状与需求,更在全科医学发展、健康科普、人才培养、社区服务等多个领域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团队通过非遗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医艺融合和文化传承,拓展了医学教育的新路径。通过将医学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医艺结合的新模式,丰富了学生的医学人文素养。

“板扎”之旅,“非”同“遗”般:寻璀璨非遗,承沪滇之缘

8月6日,“板扎之旅,非同遗般”暑期实践团队来到同济中学,给杨浦区军人子女暑托提升班的小朋友们带来了海派撕纸“长征路上的小马灯”。实践成员们从非遗学习者成为非遗传播者,筹备“海派撕纸小课堂”,讲好非遗故事。实践成员传递非遗文化的薪火,教授他们“以手代刃、以撕代剪”的海派撕纸,并讲述了“小马灯”背后的红色故事。

实践成员与小朋友们一起缅怀红色历史,同时介绍了华兴富爷爷“一张纸,一件事,一辈子”的事迹,来感悟那份崇德尚艺、精益求精的工匠匠心。小朋友们心灵手巧,在讲完“小马灯”的撕纸技巧要点后,很快地撕出了基本轮廓,并且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涂鸦装饰。

小小老师用心教,小朋友们动手做,不仅根植了红色基因、传播了优秀传统文化,更让小朋友们开始认识和理解匠人的匠心,渐渐地有了“小小匠人心”。

“健康”守“沪”者——上海市失能失智老年人群健康服务实践调研

《“健康”守“沪”者——上海市失能失智老年人群健康服务实践调研》是一项针对上海深度老龄化背景下失能失智老年人健康问题的调研项目。截止至8月30日,项目已在闵行区多个村落实施,包括健康体检、数据库建立、运动干预、图书科普和健康宣教等活动。体检内容全面,运动干预计划安全有效,科普活动提升自我保健意识,健康宣讲覆盖老年疾病预防和日常保健。项目成果将为政府提供老年人健康保健政策和规划的数据支持与理论参考,具有显著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睛”彩生活,爱从“齿”出——科普关爱口腔健康,共“瞳”擦亮心灵之窗

“睛”彩生活,爱从“齿”出——科普关爱口腔健康,共“瞳”擦亮心灵之窗团队秉持助力儿童“关注普遍齿健康,共筑睛彩大世界”的初心,聚焦儿童群体口眼健康保健,针对近视低龄化、重度化,口腔问题普遍化的趋势,通过健康科普小课堂,实现科普赋能,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8月13、14日,“睛”彩生活,爱从“齿”出团队前往周浦第二小学、进才实验小学开展实践活动,在眼健康部分,团队成员分享了保护视力的重要性,并详细讲解了近视、远视等常见眼病的成因及预防措施。通过引导学习正确的用眼姿势、合理安排用眼时间以及定期进行视力检查等方法,帮助小朋友们树立科学的用眼观念。

此外,还通过模拟眼球成像实验和护眼知识问答等形式,让小朋友们在参与中学习到更多保护眼睛的知识。

在口腔健康环节,团队成员向小朋友们介绍了牙齿的结构、功能以及保护牙齿的方法。通过展示正确的刷牙方式、讲解定期口腔检查的必要性和预防蛀牙的小妙招,引导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还通过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让小朋友们亲身体验“小小牙医”的乐趣,增强了他们对口腔健康的认识和兴趣。

“耳闻之不如目所见,目所见不如足践之”,团队在暑期中实践健康科普宣传活动,在一步步践行中丈量健康中国的魅力。实践是当代青年学子服务社会的最好途径,贡献智慧、挥洒汗水,认真工作、积累经验。“行之愈笃,知之益明”,亲身力行,为社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重视泌尿“小问题”,杜绝健康“大隐患”——上海地区泌尿健康科普和调研实践

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健康上海行动(2019—2030年)》的大背景下,重视泌尿“小问题”,杜绝健康“大隐患”——上海地区泌尿健康科普和调研实践团队,积极开展尿失禁和前列腺炎的预防科普。团队通过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居委(村委)的合作,在社区和乡村中开展线下普及课堂,以及上门调研和自制宣传册用以进一步地科普,力求扩大相关疾病知识的普及。自暑期以来,实践团队已经在上海浦东新区外灶村、洋溢村,上海青浦区王家村、上塘社区、下塘社区、练塘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万隆村开展线下科普、上门调研和泌尿疾病健康运动的普及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团队成员的科普和摸排,可以发现目前上海地区对于乡村的科普力度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根据实践团队的数据积累和分析,可以为政府和各级科普组织提供更具有导向性的基层尿失禁和前列腺炎知识的普及方向和所需要的普及力度。同时也为实践团队项目依靠临床医学院科普团队的长期化发展完成了验证,积极投入基层科普,做好疾病预防,当好健康守门人。

“防艾无歧路”暑期实践团队

上海健康医学院红十字会学生分会“防艾无歧路”暑期实践团队,自2024年7月至8月底,携手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红十字会、湖北省广水市红十字会等组织,在上海、湖北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成功举办防艾反歧视科普活动,惠及群众700余人次,成功掀起了一股防艾科普热潮。团队采用“多态型-三化三性”模式,以采访调研、互动教学与创意手工等形式开展防艾科普宣传,显著增强群众防艾意识与健康水平。通过街头采访洞悉公众认知,精准对接区域需求。活动寓教于乐,深受青少年欢迎。2024年8月30日,实践团队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兴盛里社区的深入宣传更是以你问我答的亲切方式,让防艾知识深入人心。团队实践活动不仅显著提升了群众的防艾意识与健康素养,更在社会层面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有效打破关于艾滋病的误解与歧视,传递了防艾正能量。

“引《千金要方》之意,展‘孕’悦守‘糖’之道——妊娠糖尿病全程关怀计划全面启动”

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生育观念的更新,妊娠糖尿病成为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的重要问题,因此上海健康医学院孕糖守护团队推出“孕”悦守“糖”全程关怀计划,旨在提高妊娠糖尿病的早期发现率、增强公众认知和预防意识。

团队深入上海多地开展科普宣讲。在上海市多个社区及月子中心,我们通过播放微电影《甜蜜的负担》并进行“妊娠糖尿病全程关怀”科普宣讲,让居民们了解到妊娠糖尿病前期预防、中期食疗、后期恢复的相关内容;在上海市的多家医院,如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等,我们进行孕妇小课堂—妊娠糖尿病科普宣讲,帮助孕妇了解妊娠糖尿病以及针对糖尿病的食疗方法。在暑托班,团队向孩子们介绍了妊娠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并教会他们如何识别和管理这种疾病的风险。通过实践,期望提高目标人群对妊娠糖尿病的认知水平,降低发生率,保障母亲与胎儿的健康。

寻根“史”迹 传承“红”韵——溯先辈回忆录,筑仁心医者梦

8月14日和25日,团队成员前往浦东新区进才实验小学、黄浦区打浦桥街道和瑞金二路街道,分别参与暑托班和长者照护之家,进行红医精神宣讲和社区健康服务,通过讲述我校两位红医精神代表人物--梁日森医生和顺庆生教授,及马背医生吴登云的故事,展现红医精神的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通过故事讲述,向儿童普及红医精神基本概念,让他们了解红医精神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并给予老年人更多元化、更贴心的健康服务,提升老年群体的健康意识,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一份温馨与关怀。

医路践行·健康“邻”聚力社会实践团队

医路践行·健康“邻”聚力社会实践团队主打去探索如何营造一个便捷、智能、规范、开放、高效的医疗服务环境,去探索“低空生命线”发展新模式,朝着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奋斗着。

上海健康医学院医路践行·健康“邻”聚力社会实践团队在7月18日,实践团队来到上海市杨浦区陈家头睦邻中心开展为期半天的社会实践活动,给参与的小朋友们科普了医疗知识、用药安全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孩子们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8月20日去了徐汇区梅陇十一村社区开展智慧医疗专题科普宣讲。活动一开始,实践队员们通过分发灾难安全教育宣传单,向社区群众科普火灾、地震等场景该怎么做,告诉他们“安全第一,珍爱生命”,并且结合了国内外利用无人机进行灾难救援的成功案例,体现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的必要性。此外,团队成员还向社区居民推广电子病历、健康数据监测平台的使用方法,通过借助智慧医疗助推医疗信息更加安全、准确并且可以追溯。通过此次科普实践,团队成员深刻意识到社区科普工作对我们所有人是重要的,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救援技能也是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医路康伴妇康基建

2024年8月26日,“医”路康伴,妇康基建团队走进上海市闵行区华梅花苑居委会,为社区群众科普女性常见妇科疾病的成因和症状,同时从日常生活习惯角度提出了对应的预防措施。

实践团队走入社区,旨在为基层群众科普常见妇科疾病知识,例如宫颈炎、阴道炎、子宫肌瘤等的症状与自我预防措施使人们能更好地预防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守护身边每一位“她”的健康。本次社区实践活动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设身处地地认识到错误认知下女性身处的窘境,从而了解并理解“她困境”女性生殖健康问题。通过科普正确的生理生殖知识,引导女性群体走出困境,提升自我力量,展现“她力量”。在科普宣讲过程中,为了使观众有更强的参与感我们设立了许多互动活动,其中“重新认识我们的身体”环节在座的同志们讨论并且及时纠正对方的错误认知从而加深印象。在活动结束后我们收到了一致感谢,还有些观众主动留下来与团队成员继续深入探讨相关疾病的成因与预防,其中有一位大哥的话让该团队成员感受到宣讲活动的需要且必要,他说“以前,我只认为肚子痛就都是吃坏了或者受凉了,听完了你们今天讲的我才认识到女性肚子疼根本没有那么简单,我一定要带着我家那位去医院全面检查一下。”这一刻觉得付出再多都值得了。此次科普宣传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女性生殖健康的科普仍是进行时,仍应继续努力,为提高社会女性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而努力,让女性的光芒更加闪耀。